1.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近二十年世界原油价格一览表_近20年国际原油价格

以下的文章应该能够帮你解答你的问题和疑惑,希望对你有用

-19我国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概况分析

在中国渐进式性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是要建立一个主要由市场决定配置的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治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经济改革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在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不断出现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势态,其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关于通货膨胀目前我国学者的主要定义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同量的货币现在的购买量小于过去;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或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物价的上升部分超过了物价的下降部分,或物价只有上升部分而没有下降部分。其中,对于我国在~19阶段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定义中的前两种较适用。当时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主要集中于货币数量这一基本指标,对通货膨胀治理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历史地回顾当代中国的货币政策,试图说明货币政策的实行是如何调节通货膨胀的,对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研究分析:

一、~1986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6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在当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年第四季度,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为了满足高速经济的发展,弥补财政的较大赤字,中央的货币开始超量发行,年末流通中的现金达到79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9.5%,使得通货膨胀直线上升,致使年10月中旬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了第一次“抢购风潮”。年第四季度的零售总额为944亿元,比1983年同期上涨28.8%。为了防止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这次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由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由行政命令转变为宏观调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程度不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善,因而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2. ~1986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

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1986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

年份

1985

1986

M0

M1

M2

49.5

34.4

29.7

24.7

12.0

25.9

23.3

42.0

29.3

表1 注:M0,M1, M2所对应数据均为本年度对上年度货币增长率

这次经济过热,主要是由于信贷失控和货币投放过度造成的。此阶段为经济扩张阶段,可以看到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增长率明显的要高于其它年份,如年的货币发行量为2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9.5%。针对年的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于1985年开始收缩货币供给,M0削减为195.7亿元,货币供应增长率降至24.7%,1986年又降至23.3%。事实上,年的货币过度投放主要是由当年全国信贷会议提出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决议后,引发各商业银行纷纷抢贷的结果。但除抢贷外,各种的行政命令也是当时外形式之一,信贷的突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时,价格改革对货币量的投放过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价格改革是一个英明的举措,但却形成了当时的“双轨”价格体制的局面。价格和市场价格作为两种不同的价格是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力量形成的:行利和市场机制。双价格体制下,要给企业一定的货币量,对企业进行货币补贴,但补贴的多少官员有着重要的发言权,企业的工作重点不是加强市场竞争能力,而是加强和的联系。对企业补贴增加,货币的投放量则必然要增加。我国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双轨制弊大于利。当时的双轨制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3. ~1986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规模指令性。

1985年: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缩小购买力缺口,回笼货币;严格限制信贷规模,调整银行利率,压缩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限期收回年第四季度超额发放的。1986年开始实施“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各专业银行的限额指标,允许各专业银行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能决定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在信贷安排资金的基础上,在发放50亿元给各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其下属各地分行,动用超额准备金发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1987~1991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7~1991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针对1986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着手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此轮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不成功的。1987~1988年又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5月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2],6月份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 1987~1991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利率调整。

与~1986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稍有不同,在1988年第四季度,银行系统推出将存款收益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指数即“定期存款保值措施”,迅速阻止银行的挤兑情况,1988年第四季度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为9.71,1989年一季度调整为13.14。我们还是通过表2的数据来进行具体分析:

1987~1991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M0

M1

M2

19.4

20.4

24.2

46.7

21.6

21.0

9.8

5.7

18.3

12.8

19.7

28.0

20.2

23.6

26.5

1988年发放的总额上升了28.6%,M0发行量为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6.7%,1988年的货币投放主要是上年年终各商业银行突击放贷的结果。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推行了以紧缩为重点的“治理整顿”措施,1989年总额下降了3.5%,货币供应量比上年减少了470亿元,货币供应增长率降至9.8%。虽然此次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过于严厉的货币政策却直接导致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增长的低迷状态。

3. 1987~1991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规模指令性。

具体货币政策为:1987~1988年8月的经济扩张阶段,实施的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货币政策;1988年9月~1990年的经济收缩阶段,实施的是先紧缩后放松的货币政策;1991年,经济恢复到了低通胀下的快速增长路径,货币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987~1988年:改进中央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取信贷规模控制办法,要求各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自求资金平衡;强化中央银行对的季节控制,将控制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8月,当意识到货币不稳定而使通货膨胀开始攀升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总量和货币发行的带有紧缩特征的控制目标;1988年起进一步确立“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货币政策,在限制货币信贷规模的前提下,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正确引导资金流通。1988年9月开始紧缩银根:加强货币信贷的管理,建立起全社会信贷监控制度;对信贷实行“限额管理,以存定贷”的办法,根据存款比例来确定信贷规模;对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控制、适度调节”的办法,保证用于生产性建设;加强信贷结构调节,保证重点生产,对一般性进行压缩;抬高利率,减轻通货膨胀压力。1989年9月起: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和银行的信贷规模;下调利率,对国家的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优惠利率的政策倾斜;放宽规模限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至1991年底,亏损的国有企业所积累的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务达2000亿,对国有部门投放了350亿元人民币直接对国有大中企业发放“启动”和“安定团结”,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正常运营。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货币政策的调节具有剧烈性,不持续性,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1992~19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92~19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1990~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中国的经济在1992年南巡之后开始活跃。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中央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外;限制地区间;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

2.1992~19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

1988年的货币投放过度是上年年终各商业银行突击放贷的结果,而1992和1993年却是当时的房地产和股票投机热潮各商业银行大量拆借资金而出现信贷失控的结果。我们通过表3来分析:

1992~19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

M0

M1

M2

36.4

38.2

31.3

35.3

21.6

24.0

24.3

7.3

49.0

8.2

22.4

29.4

11.6

18.9

25.3

15.6

22.1

19.6

在经济的收缩阶段,紧缩的货币政策反映到中间目标上就是压缩规模和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由于1992~1993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严重的泡沫现象(例:海南发展银行被并购)和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央从1993年夏开始实施“软着陆”的攻关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巨大差额,1993年夏沿海专业银行的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却达到20%~35%。3

3. 1992~19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规模指令性+货币供应量。

我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存在大量的违规现象,1993年7月虽着手整顿,但拆借的势头未减。1993年8月15日央行勒令所有专业银行检查自己向非金融机构的同业放款,以便收回非法;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与商业性分离出来。1994年: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增长速度;继续实行规模限制;停止发放赤字融资信贷;中央银行用掉期交易的来“对冲”由于外汇占款所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完善市场经济运作的货币政策工具。1995年:控制现金和信贷规模的增长;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利率;实行保值储蓄;推广商业票据;禁止地方对银行施加政策性压力。1996年:我国正式将货币供应量确定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加大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就可间接控制狭义和广义货币数量;运用本外币进行对冲操作;改变行政干预方式,注重运用信贷规模管理最为达到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目标的手段;在上海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完善国债回购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推进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19年货币政策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

四、小结

自年以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成功之处,也有失灵之处。缘于我国金融市场得不发达、不完善,具体说来,~19年间的货币政策选择规模和以M0为主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们不仅简单易测,而且具有较强的直接操控性。因为我国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时都并非有效,相反中央银行运用旧的信贷控制方法(主要是行政命令),却往往很有效,把直接操控性强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之后,市场一直是何等的脆弱。还必须要指出的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制度分割以及银行的制度局限,致使~19年间的货币政策表现出了在过度投放货币与过度紧缩货币供应之间大幅摇摆的特征,也由此导致了中国经济运行常陷入“一放就热”—“一热就收”—“一收就冷”的循环怪圈。

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国内原油已经于2018年3月26在中国能源期货上市交易,是国内唯一国家认定的原油。来我们期货公司就可以。

不过原油有一定的条件:

一、有十笔期货交易(或者连续十个交易日二十笔期货仿真交易)。所以要先来期货公司开通期货资金账号(这个没有额外要求)。

二、开通原油交易权限的前五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结算期货账户里的可用资金必须大于等于五十万(开通原油交易权限以后账户里有多少钱就无所谓了)。

简单的说就是做十笔期货交易,然后有五十万资金就可以做原油期货。

原油期货国内也是以桶为单位,一手原油期货是1000桶。

一手原油需要的资金为:每桶原油价格*合约单位(1000)*保证金率。

保证金率是7%,期货公司保证金率会比多一些,介于7%-12%之间。

所以按现在一桶原油价格473元/桶的价格算的话:

一手原油保证金为:473*1000*(7%-12%)=33110至56760之间。

保证金率是可以跟我们期货公司谈的。原油价格也会影响保证金的多少。

希望对你有用。

转眼间,离开油气勘探行业已三年有余。这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起起伏伏,近期受到疫情影响更是令人乍舌的低到10多美元一桶,甚至在过去的4月期货市场中梦幻般跌到负值,真是活久见。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竟然会比水还便宜!原油是否还会回到曾经辉煌的时代(100多美元/桶,巅峰接近150美元/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是否还有好的前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石油人心中都存有这些问题。国际油价的急剧波动,时刻会牵动大家紧张的神经。自己的求学、职业经历也深深地受此影响,有必要扒一扒、扯一扯影响国际油价和石油人的那些来龙去脉。

一、极简国际油价史

让我们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回顾国际原油价格历史(布伦特原油产自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低硫、轻质、品质佳)。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石油主要受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七姊妹控制,原油价格长期稳定在2美元/桶以下。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涨至12美元/桶,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时快速涨到40美元/桶。

80年代中期,沙特低价出售石油,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市场需求低迷,油价整体上回落,到1998年底跌至10美元/桶。

1998年金融危机过后,随着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快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大增。原油价格从十几美元一桶,一路高歌猛进涨到2008年接近150美元/桶。话说“爬的高,摔得惨”,紧接着的金融危机,将油价从巅峰快速拉入深渊,不足5个月,跌落至近40美元,如过山车一般。

随后,通过OPEC几次减产保价,各国积极救市,经济逐步趋稳,需求回升,油价反弹。殊不知,这期间半路杀出了程咬金——美国页岩油(从生油的泥岩、页岩中压裂出来的原油)。美国页岩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膘肥体壮了。2011年,美国页岩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2012年达到1亿吨,2014年达到2亿吨,2018年突破3亿吨(占美国当年原油9亿吨消费量的1/3),俨然成为原油市场的“杠把子”。原油供给大量增加,加上OPEC拒绝减产(意在通过低油价扼杀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布伦特原油于2014年中6月从115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底12月30美元左右。2018年,由于OPEC、俄罗斯的减产,油价曾一度回升突破80美元/桶。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突然肆虐的肺炎,会对原油的需求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生产停摆、运输阻滞,数十亿人居家隔离,天上的飞机稀疏了,地上的道路通畅了……,原油价格也跌到了冰点……,现正缓慢艰难的回升之中。

二、油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几何?

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来看,本质上仍受供需关系的控制。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产油大国的增减产措施、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技术进步、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的发展等),其他的诸如战争、石油工人大罢工、异常天气、近期的肺炎疫情等突发也会造成油价的急剧波动。

未来的国际油价会如何?

个人愚见,短期内肺炎的影响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萎缩,人们的出行活动大幅减少导致对原油需求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原油的生产不能迅速减少(原油生产不是水龙头出水那样可随开随关),市场上原油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加大。后续随着各国生产的恢复,尤其是中国逐步取得抗疫的胜利,生产经济活动正迅速恢复,会加大马力将耽误的生产追回,原油的需求将逐步回升。相信疫情过去后,油价会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会冲到一定的高位。

中长期看,油价应该会回到五六十、六七十美元/桶的合理范围,这是符合多方利益的。即使OPEC通过价格战逼迫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退出(目前已有公司破产),但这将是暂时的,因为谁也无法忍受长期的成本价或亏本出售原油。就算是产油成本极低的中东各国如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生产一桶原油成本在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也难以为继。毕竟,以上诸国的财政、经济高度依赖原油出口,一向挥金如土的壕们因油价过低、收入减少而去吃土,是万万不能的。必定会通过适当减产,好让油价回到相对高点的位置,维持较好的财政状况。一旦油价回归较高水平,页岩油也就很快恢复繁荣,并且越来越顽强(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环保政策的趋严、各种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会挤压煤炭、石油等碳高排放能源消费的空间。当前及较长一段时期内,尽管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耗比例将逐步降低,但绝对消耗量仍将缓慢增加。毕竟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等国经济仍在较快发展,对能源的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需求,2018年中印两国石油消费量增长占据全球增长的2/3。其他东南亚、非洲国家的GDP增长近几年表现也比较抢眼(如果没有水分的话)。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发展中国家石油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

原油价格过低,不全是好事。油价过低,除了对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带来沉重影响外,还会对已经发展势头良好的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遏制其发展。而清洁能源是将来我们降低甚至摆脱原油高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们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三、对上游石油人的影响

好了,我们来看看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上游(勘探开发)石油人的影响吧。

曾经,怀着那份热爱,自己报了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印象中,那些高耸的井架、庞大的平台、如网的管道、机器的轰鸣,加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式的豪(教)言(育)壮(宣)语(传),很能让人热血澎湃。的确,你会感到这个行当搞的都是战天斗地的大事情,瞬间觉得很“荣光”。

十几年前,油价高涨红遍天,勘探开发如火如荼,石油主干专业(地质、物探、石油工程、储运等)的毕业生异常的抢手。就业根本不愁,愁的是该去哪家。大家找工作就是凑一个简历,去百货大楼淘一件穿起来人模人样的廉价西服,就静候三大油招聘军团的到来。主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往往1比几,甚至1比10。在供不应求的关系下,主干专业的学生可带非石油类通用专业的男女朋友一同签约。优秀的甚至听说可以一带三(不限男女朋友);还听说有玩游戏挂了几门课的同学,在招聘会快结束时冲进体育馆,把证明自己是主干专业的学生证往招聘官面前一扔,也能签约。那时,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走在路上都是春风得意、洋洋洒洒,用走路带风形容也不为过。多少通用专业学生梦想着转入石油主干专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惨淡、人员的饱和,三大油已不再组团进校招聘,和众多其他公司一样,用、测评、择优组织面试,需求数量也大幅减少。学生们必须要下苦功夫,极尽展现自身才华,才有可能获得青睐,谋得一个岗位。部分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要么转到通用专业和各种考证,要么在外找寻互联网、金融行业实习机会,为转行提前准备。那些光鲜亮丽的石油外企已纷纷撤出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大厂成了学生们的理想雇主,趋之如骛。

职场中的上游石油人日子也不好过。各油气公司纷纷资产重组、削减支出、优化人员,部分人员被迫离开上游行业。国企虽然不裁员,但课题项目明显减少了很多,很多人闲了下来。外资油服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更是项目大量减少,收入、利润大幅下滑,不断裁减人员。

相比传统行业的步履维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迅速崛起,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新兴技术也逐渐不断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促使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效率,迎来再次发展的机会。油气勘探开发也不例外,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可视化技术(VR)、精准压裂、智能化海底工厂等,改变着传统的勘探开发认识和手段,“数字油田”、“智慧油田”的建设方兴未艾。认识的转变很关键,这个行业有时太过于注重经验,依靠惯性选择,历经了低油价的“洗礼”,想必会更加热情地接纳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正如在校生们的求职由过去的“等、靠、要”,到如今的“闯、干、拼”,正是一个积极的改变。

……

这是一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只是油气勘探开发,无论哪个行业,唯有迎接它、适应它,提前做好准备,或许才会有凤凰涅槃。毕竟,时代的快车停靠时间很短,隆隆驶离后,没人愿意还留在站台。